【人物】伊田笃史:“棋魂”点火,天元开局——朝日新闻连载《围棋啊》第13集
(转自“找借口安静”微信公众号)
原址:https://digital.asahi.com/articles/AST182FBST18UCVL04ZM.html
原题:伊田篤史九段、半年も引きずった敗北 2度の初手天元にかけた思い
摘自:朝日新闻
作者:北野新太
翻译和整理:找借口安静
在哪里,如何遇到围棋,又是什么原因想要成为职业棋手的。今后如何传递围棋的魅力。现在处于苦境的围棋界,棋手们通过《围棋啊》的连载来传递自己的心声,这一次轮到了伊田笃史的故事。
我出生在三重县铃鹿市。那是一座有赛车场的城市,平时是闲静的乡下,可一到日本大奖赛举办的时候,就会突然人潮涌动。老家到赛车场开车大约15分钟,F1的引擎声都能听到。至于真正去看比赛嘛……离得太近反而不会去呢(笑)。
我的父亲是业余五段,小时候教我下棋,不过让我产生兴趣的是三年级时开始播出的动画《棋魂》。
附近的社区中心和公民馆有个叫“十星会”的围棋社团,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环境能让我入门,而且大家也都很喜欢我,我想这点影响很大。
最初想当职业棋手的动机并不高尚。因为在《棋魂》里看到“头衔战的奖金是3000万日元”。原来当职业能拿到这么多……能这么具体地知道这一点,也许对我很有帮助吧(笑)。社团里马场老师(师父马场滋九段)也会来指导,我觉得在成为职业之前一切算是顺利。我就是个什么都不懂,只会下棋,成了围棋的职业棋手,活在围棋世界里的人。
19岁时进入了本因坊循环圈,首次参赛就成了挑战者,与井山裕太老师对局。到现在我还记得在1胜3负的情况下迎来的第5局。内容上我觉得本可以赢的,却因为被读秒追赶而下了败招。虽然说“如果怎样怎样”也没有意义,但是心里还是会想,如果那盘赢下来了,或许还能再带起一点气势,人生也许会有所不同,这样的念头多少还是会留存。
2015年我拿到了十段头衔,心里想的是接下来要去对抗井山裕太老师。实力上当然明显还差一截,但对胜负而言,决定因素并不只是实力。我当时是这么想的。
2016年当时手握六冠的井山裕太老师来挑战十段战的头衔,对我而言是特别的一战。与其说是我个人,不如说在棋手群体中有一种“要是七冠全被拿走就不太好吧”的氛围,所以既有必须扛起的使命感,也背负着压力。
说实话,这也都是余君(好友余正麒八段)的缘故啦。在十段战的挑战者决定战里,余正麒被井山裕太老师逆转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你在搞什么啊!”(笑)。这要是被他拿走头衔了,不就成我背锅了吗……
我最终成为他达成七冠时的对手,真是非常煎熬。实力确实明显不如他,最终局甚至都不像一盘棋了,所以结果我也接受,但丧失感非常大。说到底,这也是我第一次失去头衔。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一直走不出来。现在回头看,能说是一次好经历。
那段时间无论做什么都弥漫着丧失感,连酒都喝不下去。精神上有些不对劲,又找不到解决方案,于是回到初心,开始采用变则布局。虽然心里当然也想着必须要赢,但我开始不再过度拘泥于“赢”。
2022年的天元战里,我两次把第一手落在天元(执白的第1局、执黑的第4局),这件事也成了话题,但那是我有自己想法才那么做的。在AI时代,棋手们各自的个性与棋风正在消失。也许我们更接近了围棋的真理,但我觉得趣味性却在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既然站上了头衔战的舞台,我就想展现出自己的个性。毕竟我不是那种总能出现在头衔战上的棋手,更是如此。
围棋并不是狭隘到可以凭布局就决定胜负的游戏。既然如此,我就想让大家看到、也享受一下“天元”这一未知领域。还有,我自己也想要享受围棋的趣味。希望不论是观众还是对局者,都能觉得这很有意思。
万波(妻子万波奈穗四段)和我是截然相反的棋风,但她既没有说“这不可能吧”,也没有说“你还有没有赢的心思”,而是理解了我的想法。包括她照料四岁女儿和生活方面在内,万波奈穗一直在支持我。她在我们结婚那年拿下扇兴杯冠军,我觉得很了不起。至于我自己的成绩一直不太起眼,所以也说不清结婚后作为棋手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看着芝野虎丸和一力辽的棋(备注:去年的名人战),我并不觉得自己特别逊色。我也觉得自己不会输给他们。与其和别人比较,我更想照着自己的方式去下自己的棋。
有时也会想,要是能走上读高中,上大学的那种人生也不错。但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等各方面,幼年时遇见的围棋果然就是我的天职。就算经历了各种事情,我大概还是会回到围棋上来。不是将棋,对我来说就是围棋。我想,我适合那种在偏离定式时所拥有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