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篇围棋文——论柯洁对卞相壹LG杯决胜局争议
2025年04月10日 雁行文案
今天一项中国举办的围棋世界大赛“北海新绎杯”在中国广西北海开始了较量,这本身是围棋界的一个盛事,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作为中国围棋当下和历史上最优秀棋手之一的柯洁九段缺席了这次比赛,本来主办方已经给他参赛外卡,但他拒绝了。显然他还对在几个月前在LG杯决赛中受到的伤害难以释怀。
如果看过前文《一个学渣的校园回忆》,会了解到我算是一个业余围棋高手(二十多年前作为主力队员获得过亚洲大学生围棋团体赛的冠军),但写这个公众号以来,我没有写过任何一篇关于围棋的文章,上次写围棋相关的文章应该可以追溯到新浪博客时期阿法狗和李世石比赛的时候,差不多是十年之前了,主要原因是我除了校友活动,已经很少下棋了,十五年来除了陪儿子之外,下的棋总共不超过五十盘。
围棋热度足够,优秀的自媒体创作者很多,但柯洁和卞相壹LG杯决赛的重大争议事件发生至今已经几个月,网上议论的人虽多,但居然没有一个专业的围棋自媒体在技术上进行过解读,这让我非常困惑,估计是圈内自媒体都被官方打过招呼不要发声。这个情况促使我对柯洁LG杯决赛第三盘棋做了一点分析。实际上本文主要内容已经完成了一段时间,但时至今日没有看到更高水平的围棋自媒体能替我表达,拖到今天新的世界大赛北海杯赛事已经开幕,我还是决定把本文放出来。
这盘棋作为一个争议事件当天和事后不止一次上过热搜,影响力已经破圈,但为了让不了解围棋的朋友也知道背景,我还是请Deepseek老师复述了一下事情经过,下面深色字体文字是迪老师的讲述:
柯洁与卞相壹在第29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决赛第三局的争议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是事件详细过程及背景:
- 争议发生的背景
本届LG杯决赛采用三局两胜制,前两局中,柯洁首局获胜,第二局因两次未按规定将提子放入棋盒盖内被判负(根据韩国围棋规则),双方战成1-1平。
规则差异:韩国规则要求提掉的“死子”必须放入棋盒盖,否则可能影响胜负计算,而中国规则对此较宽松。这一差异成为后续争议的核心。
- 第三局争议过程
关键节点:2025年1月23日的决胜局中,柯洁在中盘阶段提子后未及时将两颗棋子放入棋盒盖,裁判在对手卞相壹即将落子时突然中断比赛,宣布柯洁违规。
柯洁的抗议:柯洁对裁判介入的时机和方式表示强烈不满,认为此举打断了自己的思考节奏,并质问裁判:“你不能暂停,他还在思考啊!”随后比赛暂停超过两小时。
退赛与判负:柯洁申请重赛被韩国棋院拒绝,最终选择退赛。裁判判定柯洁弃权,卞相壹以总比分2-1夺冠。
- 中国围棋协会的立场
协会认为裁判在关键时刻的介入“时机不当”,干扰了比赛进程,导致柯洁无法完成后续棋局,因此拒绝承认第三局结果,并向韩国棋院提出重赛申诉,但未获支持。
协会强调,此类争议暴露了国际围棋规则不统一的问题,呼吁推动规则统一化以保障公平性。
- 后续影响
舆论热议:事件在中韩棋迷和社交媒体上引发激烈讨论,焦点集中在裁判公正性、规则差异及比赛中断的合理性上。
柯洁的后续动态:柯洁因此事情绪受挫,婉拒了后续赛事的外卡资格(如首届北海新绎杯),暂时未参加正式比赛。
卞相壹的争议性夺冠:卞相壹成为LG杯历史上首位未在决赛中获胜(仅因对手弃权)即夺冠的棋手,其后续表现备受关注。
迪老师对事情的经过和背景讲的很清楚了,但有一个对柯洁和中国不利的细节迪老师在上面的介绍中没有提及,就是柯洁在这盘棋里面一上来就下坏了,并且在那之后长时间处于绝对的劣势,指导最后被判负时,AI显示的柯洁白棋的胜率仍然是0%,这是在讨论这盘棋的争议时,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柯洁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职业棋手和业余网红,由于这几年在围棋上成绩被韩国棋手申真谞压制,导致无论在围棋爱好者群体当中还是路人当中,有大量的黑粉。这次LG决赛争议事件之后,有很多国人虽然在中韩争议的舆论大环境下不敢公然发声反对柯洁,但他的黑粉和一些相对中立的爱好者私下都认为柯洁和中国围棋协会多少有借题发挥的嫌疑,毕竟棋已经遥遥落后,棋局胜率长期为0,借着规则争议拒绝承认判罚结果,我就在某些围棋相关的微信群和网络讨论中里听到过这样的观点。
本文写作的目的主要针对的就是上面这种想法,想从技术上来讲一下这盘棋,让大家理解一下这盘棋裁判介入时的真实形势,相信大家看完本文能对各方的反应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能够理解为什么柯洁会有那么大的情绪,为什么中国围棋协会官方拒绝承认第三盘的结果。
关注围棋的爱好者都知道,柯洁在决胜局的布局阶段就发生了严重的误算,下到80手(如下图)的局面时,柯洁的黑棋左下全部被吃,外围也支离破碎,形势严重落后。这样的形势,正常来说换我这个水平的人上去下白棋,柯洁也未必能赢,何况是顶尖职业棋手江湖人称“卡皇”的卞相壹。如果这个时候柯洁发生提子违例,裁判介入说柯洁提子违规判负,虽然柯洁也一定不服气,但我敢保证他绝对不会有后来那么大的情绪。
从事后看,我可以断定韩国方面肯定是做好准备在重大比赛中抓中国棋手违规获利,但这盘棋下到这种程度,韩国方面肯定认为胜利已经手拿把攥,谁知棋局的进程还是起了波澜。
此后柯洁奋力拼搏,卞相壹努力简化局面安全运转,尽管卞相壹并没有真正犯错,但柯洁还是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在右侧扩张起了模样,并形成了下图的局面。
尽管黑棋模样不小,但想要全部形成实地还是有很多薄弱之处。卞相壹按照一般的思路,点入右下黑棋的小目单关角,看能否活角或有所借用,由于柯洁形式大幅落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白棋活个小角的诉求,选择挡在33全杀白棋,形成如下局面。
由于黑棋的包围圈并不结实,白棋常规思路如果选择在R9一带进行边路腾挪,黑棋想无条件全歼白棋并不容易,但无论如何会给黑棋殊死一搏的机会。实战中卞相壹投入了大量时间,准确判断出放弃右下活棋机会,白棋仍有些许优势,选择在R12拆一,鸣金收兵。
卞相壹的这个选择充分显示了他冷静的头脑和精准的形势判断力,如果柯洁正常选择收下右下进行收官,双方的盘面实地相当,黑棋贴目困难。想在这盘棋的官子阶段挽回一个贴目的差距,在这个级别的水平上可能性微乎其微,大概率结局就是黑棋从大败变成小败,以一个体面的败局收场。
柯洁对这种情况心知肚明,没有丝毫考虑就拒绝了平稳收官,出动右上两颗残子,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说实在的,当时看棋的我(相信绝大部分棋手也是一样)虽然心情上能够理解柯洁,但都认为这只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壮烈之举。毕竟随着白棋实战的正常应对,两手之后黑棋就面临了很尴尬的局面:
黑棋出动的残子落入了白棋的包围,虽然黑棋可以净活,但活棋必然会伤害外围,导致黑棋整个右下的模样支离破碎,白棋原本准备放弃的右下也会死而复生,正常发展只会进一步扩大白棋领先的差距。
此时柯洁再一次进行了壮烈的拼搏,主动将净活的棋下成了打劫活:
问题在于此劫看上去白轻黑重,更何况白棋在左上还有大量劫材,此时卞相壹肯定和我们大多数观众一样不明就里,认为可能是最后的投场,欣然开劫并在柯洁消劫后又笑纳黑棋左边16颗子的一条小龙:
就在我们都觉得柯洁似乎可以原地起立认输的时候,柯洁落下了本局的最后一子(159手挤):
这步棋落子时,卞相壹还有保留时间40多分钟,柯洁还有保留时间一个多小时,正常大家都认为这步棋白棋应该不假思索走P15粘,然而卞相壹迟迟未能落子,长考了足有20分钟以上,直到裁判介入宣布柯洁违例并最终导致棋局提前终止。
说实在的当时我也是一脸懵圈,但随着事后在AI辅助下进行研究之后发现,裁判介入时虽然AI显示柯洁黑棋的胜率为0,但真实的情况是卞相壹正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艰难的选择。
在这个局面下,无论棋手的水平高低,所能考虑的下法只有两个:P15或O17,而绝大部分棋手(无论是高手还是低水平业余棋手)的第一感肯定P15粘上:
白棋P15粘之后,黑棋立下必然,这里白棋只要做活右上大龙即可轻松获胜。粗看起来白棋连角带边眼位丰富,黑棋包围圈松松垮垮四处漏风,白棋似乎轻松做活毫无难度。
然而随着有实力的棋手(如卞相壹)进行深入计算后会发现,这里的白棋想做出两只眼难度意外的大,实际上已经没有办法做成净活。这个实战死活题难度过大,不借助AI人类难以算清,本文也不展开分析,总之AI的计算结果证明至此白棋已经没法实现净活,最好的结果可以下成打劫活,甚至打劫活的结果也不是轻易能实现,如再有闪失甚至可能净死。
发现无法净活,那么白棋自然就会考虑能否选择弃子安全运转:
白棋可以选择弃子,但仔细判断之后会发现,弃子之后会形成差距极小官子决胜的局面,此时左上角和下方的官子如何定型,还存在非常复杂的官子战,人脑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出弃子后的优劣(可能AI经过计算后能够看清即使弃子后白官子下对也能赢半目或一目半,但这种计算和判断的精度绝非人脑所能及)。
于是卞相壹此时面临的局面我们就能看得很清楚了,正常选择联络,尽力计算还是看不到能净活的方法(卞相壹应该甚至没看到简明有利的打劫活,否则就下了),如果选择弃子,局面又非常接近,看不清是否一定能赢。在反复纠结没找到满意方案的情况下,只能继续计算和分析。
表面上看,AI显示此时卞相壹的胜率是100%,但实际上,无论卞相壹选了哪条路,后续都还面临复杂的变化,关键节点上一步下错就可能万劫不复。考虑到当时卞相壹的保留时间只有20分钟,柯洁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此时胜负还存在很大变数,此时AI显示出的胜率是完全失真的。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双方的精神状态,卞相壹是从一盘优势巨大、看似必胜的局面被柯洁拖入了复杂的局面、要被迫进行艰难的选择。而柯洁是从看似毫无希望的局面下通过艰苦努力,为自己赢得了曙光,双方此时的心境、斗志、情绪以及比赛用时此消彼长,比赛的天平正在朝着对黑棋有利的方向移动。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清楚的结论,即裁判介入中止比赛进程的时刻,绝非卞相壹优势巨大,可以轻松获胜的时刻,而恰恰相反,裁判介入棋局的时刻是卞相壹面临巨大压力和艰难选择、整个棋局面临极大不确定性的时刻。选择在这个时刻介入而不是提子违规发生的第一时间介入,绝非偶然,属于典型的选择性执法。
这个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是源于韩国的围棋规则修改出台了这样一条(提子摆放不当可能被判负的)恶法,事实上韩国方面也知道这是一条恶法,所以这条恶法在竞技实践中从来没有被真正严格执行过,在比赛实践中裁判通常采取当事对手追究时执行,当事对手不追究,裁判就不主动执行的策略(事实上无论中韩大多数道德底线比较高的当事棋手都不会追究对手的提子违规,也就导致棋手对这条恶法重视程度不够)。
LG决赛第二盘的比赛,卞相壹主动追究,裁判介入并最终判柯洁输棋,柯洁认了。第三局因为卞相壹早早取得了胜势,虽然柯洁后续又发生了提子违规,但卞相壹和韩国方面显然都不认为还需要靠执行提子违规的恶法来获胜,因此也就按照惯例选手不追究裁判就没有第一时间介入。但最后黑棋159手落下后,通过AI研究发现白棋大龙已经没办法净活,如弃子又形势细微混沌,虽然卞相壹还在长考,但韩国方面显然绷不住了,通过裁判介入中止了比赛并宣布卞相壹获胜,这就是现场的实际情况。
在这种选手无异议由裁判在不当时机介入情况下,柯洁不肯承认比赛结果,以及中国棋院对裁判介入时机和处理结果的不认同,从棋局本身的技术层面上,显然是无可厚非的。这个事件的结果尚未盖棺定论,但其必定成为载入围棋史册的重大事件。就其本身决赛结果而言大概率就是双方各执一词不了了之,但此事对柯洁的职业生涯以及整个围棋规则的演进,还会产生持续的影响。作为爱好者,我们在支持自己国家的优秀棋手的同时,仍然可以对这个事件的后续发展拭目以待。